認識河魨香魚片

 

認識河魨香魚片

    Download
 

黃登福 通訊作者

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

 

前言

香魚片在水產食品上是屬於調味魚乾品,係以魚肉為原料,添加食鹽、糖和調味料等,經風乾後,加以烘烤壓扁而製得。亦有風乾後並未加以烘烤壓扁,即供以銷售者。

在台灣製造香魚片之原料早期(約 1975  年前)是使用鮟鱇魚和剝皮魚,但因上述兩種原料價格日益高漲,造成成本之不划算。因此 1975 年後,業者則改用產量日益增加之低價鯖河魨(Lagocephalus sp.) ,以製造香魚片而銷售於國內外,初期係以外銷為主,1980 年後則以內銷為主。

河魨在西元280 年晉朝時稱為“㹠”,其後隨著朝代又改稱為“肫”、“豕眉”,至宋代改稱“河豚”,目前則稱為“河魨”。河魨自古以來即被知道含有毒,因此一直被禁止在魚市場販賣。但自1981 年後,政府鑑於加工業者已實際在加工利用,及台灣產河魨主要為無毒種之克氏兔頭魨(又名黑鯖河魨,Lagocephalus gloveri) , 因此放寬此河魨可經由市場交易。但是台灣產河魨之種類約有30餘種,除了上述黑鯖河魨無毒外,其它河魨多屬於有毒種。同時由於無毒黑鯖河魨產量不夠使用,業者進而盲目將台灣產河魨均取來做原料,加上加工業者對魚種之辨種能力欠缺,對原料處理之管理不完善。因此歷年來所生產之香魚片,亦造成數次之食物中毒事件,如於 1977 年,我國外銷義大利之一批鮟鱇香魚片中,因混有有毒之河魨香魚片,導致一名義大利人和兩名比利時觀光客中毒致死。國內亦於 1981 年在台北市發生一婦人因食用河魨香魚片而致死。另外 1980 年輸往日本之五千公斤鮟鱇魚和剝皮魚香魚片中,被日本發現部分含有河魨毒。筆者等於1988 年採集台灣產河魨香魚片中,亦發現部分產品仍含有河魨毒。

最近則於 1998 年在台中發生消費者食用香魚片時,感覺有異,將之餵食大狼狗和貓,導致大狼狗死亡而貓亦發病之中毒事件。 河魨係屬暖水性之魚類、廣佈於溫帶、亞熱帶和熱帶海域,其魚種包括有二齒魨科Diodontidae,三齒魨科Triodontidae,四齒魨科Tetraodontidae和棘魨科Ostraciidae,其中供做食用而易引起中毒者為四齒魨科(或謂真河魨科)。漁期為10月至翠年5月,1-3月間最盛。漁法有延繩釣、手釣、定置網、流刺網和底拖網等,在台灣則以底拖網漁獲最多,海域包括南中國海及中國大陸、日本、韓國和本省沿岸,沿岸之定置綱和流刺網亦有所獲o 台灣產河魨種類繁多,已知約有30餘種,其中產量最多者為克氏兔頭魨(黑鯖河魨) ,約佔80%,其次為黃鰭多紀魨(又名黃鰭河魨,Takifugu xanthopierus) ,約佔15%。主要產地為高雄、基隆、澎湖、南方澳、東港、成功和花蓮等。產地價格約為每公斤5-10 元。雖然政府已放寬克氏兔頭魨可經由市場販賣,但是事實上加工廠均透過場外交易而取得河魨原料,或是以其它魚種(如剝皮魚)名義開具發票而經由市場拍賣。因此至目前為止,並無河魨之正式統計,依通過漁會、加工業者、魚販中間商及現場考察之結果,估 計在 1980 年左右,其產量約為 5 千公噸以上,唯以後有減產之趨勢。目前,河魨原料或其製品河魨香魚片,更有自中國大陸、越南等地區直接進口在台販賣使用者,因此為有效利用台灣產無毒河魨之資源,以及管理與輔導河魨香魚片之衛生安全,乃撰寫本文“認識河魨香魚片"以增進國人之認識。

 
  DOI: 10.29474/FER.199903.0002